前言: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渗透率过半,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内北斗终端设备应用超2700万台,同比增长17.4%,渗透率超过50%;重点行业应用超2000万台,智能手机出货量1.39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不过,随着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和6G融合,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并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提供精准的时空信息,能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此外,观测与预报结合,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填补气象空白。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是指利用卫星导航技术,提供地理位置、导航、定位等服务,涵盖了卫星导航设备、位置服务软件、地理信息数据等多个领域,可为智能手机、乘用车等各行业各领域提供高效、精准、安全的时空信息服务。
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渗透率过半。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北斗终端设备应用超2700万台,同比增长17.4%,渗透率超过50%;重点行业应用超2000万台,智能手机出货量1.39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A-北斗平台日均访问约4.4亿次,活跃用户约5700万,同比增长12%。
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可重构的部署需求。协议功能和接口设计将确保星地网元的互联互通,并考虑空间网元节点的能力限制,重点优化覆盖协同、业务管理、资源共享和功能升级。在系统设计中,网络架构将遵循星地多层网络的智能融合。
2024年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将实现移动网络(4G和5G)信号显著增强,移动用户端到端业务感知明显提升,资源要素保障更加有力,监测评估能力持续增强,为广大用户提供信号好、体验优、能力强的高品质网络服务。这为6G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低空经济领域,在通用航空领域为机场建设、导航通信和飞行安全提供北斗保障服务,包括航空摄影、医疗救护、气象探测、森林灭火等都依赖北斗系统。同时,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还为低空经济中的各类飞行器提供全面的安全监督和综合服务。
目前,随着低空经济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基础条件的不断提升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性机遇。预计随着此次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将乘势而飞、前景可期,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从产业链角度,此轮利好将影响eVTOL整机制造、航空电子设备、低空基础设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等市场发展。
北斗探空采用“上升-平漂-下降”三段式观测方法,并结合地-空物联网的“云+端”数据传输,实现探空观测与预报的互动,该技术利用北斗导航,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测风误差从几米/秒降至零点几米/秒。通过往返平漂模式,系统可一次放球获取两次大气廓线数据,并实现实时智能组网,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奠定基础。
例如,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国家基准气候站成功施放北斗卫星导航探空仪,标志着北斗探空业务的正式试运行,实现“地面+高空”协同观测,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填补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高空气象数据空白,为改则县以及各地的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由此可见,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填补气象空白,并且随着气象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其需求也不断上升。long8官方产品推荐long8官方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