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工程元件,部件;绝热;紧固件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的固定夹具。
2.便携式北斗导航定位设备是一种轻便式可携带的导航仪器,支持并适应不同的环境,适应于多种场合,导航仪的大量使用,使固定导航仪的夹具得到了发展。
3.便携式电子仪器,使用者可以携带着使用,通常都是仪器后带有背夹,使用者用背夹固定在身上,提高了携带性,同时满足仪器的实用性。
4.现有的固定夹具,进行固定时容易发生滑动现象,从而剧烈运动时容易出现掉落,长时间使用的话,固定位置容易损坏,因此,上述反应的技术问题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的固定夹具。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的固定夹具:
10.滑槽从上至下到开口处的距离线.作为改进,所述卡板上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u型壳体内卡板所在一侧的侧壁,所述弹簧向下拉动卡板。
12.作为改进,所述弹簧从上至下到开口处的距离线.作为改进,所述弹簧设有不低于一个,且延u型壳体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弹簧与滑槽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
14.作为改进,所述卡板上设有提手,提手穿过u型壳体延伸至u型壳体外侧。
15.作为改进,所述提手的下端连接于卡板的上端,所述u型壳体上设有和提手配合的通孔。
17.作为改进,位于u型壳体内部相同一侧的所述滑槽的数量不低于两个,且延u型壳体的延伸方向排列,位于所述卡板上的滑块的数量与位置和u型壳体内的滑槽相适应。
18.作为改进,所述卡板上设有摩擦凸起块,摩擦凸起块设有不低于两个,且延u型壳体的延伸方向排列,摩擦凸起块朝向u型壳体内卡板所在一侧相对的一侧。
19.作为改进,所述摩擦凸起块的下部外侧设有斜坡。所述u型壳体内卡板所在一侧相
对的一侧上设有摩擦凸起条,摩擦凸起条设有不低于两个,且延u型壳体的延伸方向排列。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从上至下到开口处的距离线性减小滑槽结构增加了夹具的紧固性、稳定性,结构简单,将设备固定在身上后很牢固,不轻易掉落,确保便携式设备的正常工作。
28.如图所示:1、u型壳体,2、卡板,3、滑槽,4、滑块,5、弹簧,6、提手,7、摩擦凸起块,8、摩擦凸起条,9、通孔,10、斜坡。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的固定夹具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0.一种便携式北斗导航定位设备,包括导航定位仪以及固定于导航定位仪上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卡板2与开口朝下的u型壳体1;u型壳体1一侧的内部两侧设有滑槽3;卡板2两侧设有与滑槽3配合的滑块4;滑槽3从上至下到开口处的距离线滑动,当距离最小时,紧固性最强。
31.所述卡板2上设有弹簧5,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于u型壳体1内卡板2所在一侧的侧壁,所述弹簧5向下拉动卡板2,产生稳定的力,不需要手动操纵卡板2便能卡紧。
32.所述弹簧5从上至下到开口处的距离线性增加,产生稳定的下拉力,增强紧固性。
33.所述弹簧5设有不低于一个,且延u型壳体1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弹簧5与滑槽3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使弹簧提供稳定的作用力。
34.所述卡板2上设有提手6,提手6穿过u型壳体1延伸至u型壳体1外侧,可通过提手6给卡板提供向上的力。
35.所述提手6的下端连接于卡板2的上端,所述u型壳体1上设有和提手6配合的通孔9,减小摩擦的可能性,确保提手的稳定性。
37.位于u型壳体1内部相同一侧的所述滑槽3的数量不低于两个,且延u型壳体1的延伸方向排列,位于所述卡板2上的滑块4的数量与位置和u型壳体内1的滑槽3相适应,滑槽3的数量会影响流畅度,多个滑槽3工作更流畅。
38.所述卡板2上设有摩擦凸起块7,摩擦凸起块7设有不低于两个,且延u型壳体1的延伸方向排列,摩擦凸起块7朝向u型壳体1内卡板2所在一侧相对的一侧,摩擦凸起块7影响紧固性,多个摩擦凸起块7紧固性更强。
39.所述摩擦凸起块7的下部外侧设有斜坡10,使衣服等夹带物更容易进入u型壳体1和卡板2中。
40.所述u型壳体1内卡板2所在一侧相对的一侧上设有摩擦凸起条8,摩擦凸起条8设有不低于两个,且延u型壳体1的延伸方向排列,增强稳固性,不易脱落。
4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在方便携带处塞进u型壳体1中,此时卡板2会被带着往上方远离开口处滑行或手动使用提手6将卡板2提起,当到达合适位置后停下,卡板2被弹簧5提供的力向下滑行夹紧,起到固定作用,摩擦凸起块7和摩擦凸起条8起到增强紧固性。
42.使用者想取下时,只需要手动往上拉起提手6使摩擦凸起块7和摩擦凸起条8之间有足够的间隙,然后将设备取下。
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