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5G技术的迅速崛起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金融界2025年1月29日消息,联通(江苏)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近期申请了一项颇具创新性的专利,名为“基于5G技术的单北斗定位智能切换管理系统及方法”,这标志着行业内又一技术突破。该专利的申请公开号为CN119364455A,申请时间定于2024年12月。
同时,该专利的技术背景切入了现代定位技术的核心领域,旨在通过高效的通信质量管理提升用户体验。根据专利摘要显示,该创新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两大步骤实现智能切换。
该系统的实施步骤首先是获取5G网络及北斗系统的关键信号参数,采用动态评估机制监测两者的通信质量。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通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体验的好坏。
其次,系统将实时获取5G网络及北斗系统的网络负载信息,以判断当前网络的拥挤程度和响应速度。通过这一方式,系统便能够自动化地切换负载的通信方式,从而为用户提供更流畅的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智能化,联通(江苏)引入了负载历史切换日志和通信质量评估等数据,通过构建预测模型对用户的通信模式和偏好进行详细分析。不仅如此,系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用户的未来通信需求,并相应制定切换策略。
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系统对5G网络与北斗网络中伪随机噪声码序列的分析优化,可以有效避免因切换错误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的现象。
随着国家对5G技术的重视与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研发。在此背景下,联通(江苏)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的成立于2018年,使其在技术创新领域再添一笔。这家公司不仅注册资本高达10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也达到2620万人民币,显示出强大的资金实力。
根据天眼查数据统计,联通(江苏)参与的招投标项目达到3338次,其专利积极申请数达20条,此外还拥有17个行政许可。这些数据从多个维度反映出该公司在行业中的强劲竞争力。
在未来的市场显然会越来越注重网络的高速与稳定,同时也对智能化的技术需求增大。联通(江苏)这一系统的推出,有望为智慧城市、物联网等应用场景带来突破性的改变。集成的5G与北斗的定位管理系统,不仅能让信号传输更迅速,也使得用户体验大幅提升,最终实现在复杂环境下的高效通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技术的应用还有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连接,优化资源配置。用户的每一次通信不仅仅是数据的传输,更是将其背后的需求、习惯与偏好全方位捕捉,这为企业在大数据方向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联通(江苏)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中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无疑会激起行业间的竞争浪潮。这一基于5G技术的单北斗定位智能切换管理系统,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我们拭目以待未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抓住机遇,成为了每一个行业参与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通过技术创新与智能转型,或许,我们能够迈向全新的数字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