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将是卫星通信领域一个令人瞩目的年份。全球航天的焦点再次聚焦于SpaceX,这家由世界首富马斯克领导的航天巨头,正计划于新年之前展开一系列的发射任务。
1月4日,猎鹰九号火箭成功将阿联酋通信卫星“Thuraya4-NGS”送入太空,标志着全球航天的新征程正式启动。这一发射只是SpaceX宏伟计划中的一小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透露,2025年猎鹰系列火箭的发射目标将大幅提升至180次,意味着平均每两天就要完成一次任务。此外,SpaceX还计划持续将手机直连卫星送入轨道,以便打破地面网络的局限,使手机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便捷地进行通信。
随着天基互联网的发展,仅需通过卫星连接,用户即便身处偏远地区,也能随时上网、通信,极大地降低了传统地面网络对基站建设的依赖。而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则实现了用户无需携带额外的信号接收设备,单凭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通信。
在这一大发展趋势下,美国和新西兰等国的通信服务商已纷纷宣布在卫星通信服务领域实现新突破。例如,美国的T-Mobile计划开放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后付费用户可注册星链卫星服务,并预计于2025年初开始测试短信功能; 新西兰的OneNZ则推出全国范围内的卫星TXT服务,支持特定机型进行卫星短信发送。这些服务均基于SpaceX发射的300余颗低轨手机卫星,具备更优质的信号和较低的时延。
在国内,虽然尚未出现规模与SpaceX相当的卫星服务商,一些大型国产手机品牌开始积极布局卫星通信市场,通过连接中轨道的北斗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的天通卫星实现一定程度的卫星通信功能。华为自Mate50系列起便为其旗舰机型提供卫星通信服务,随后这一功能逐渐向更多型号推广。小米、OPPO等公司也相继推出支持卫星通信的旗舰手机,以抢占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2025年初推出的畅享70X系列手机,以全球范围内最低价格推出卫星通信功能,引发了市场关注。
尽管卫星通信功能日益普及,实际使用中的认可度却不高。多位用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未曾使用过这一功能。一方面,卫星通信需要额外購入套餐,增加了用户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目前的卫星通信应用主要在无网络情况下进行,使用场景相对受限。不过,随着SpaceX计划在2025年更进一步推出卫星语音通话和上网功能,用户体验可能会进一步改善。
截至2024年末,SpaceX已发射超过7000颗低轨卫星,占据了全球现役低轨卫星数量的三分之二,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这一趋势也吸引国内企业积极申请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发射正在加速推进。在全球低轨卫星资源有限,频率轨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卫星通信手机的价值也将逐渐显现,助力用户在通信便捷性上作出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卫星通信市场的争夺将愈加激烈,消费者受到的选择和便捷也将不断提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谨慎审视卫星通信技术的崛起,同时也要关注用户的真实需求和体验。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希望科技创新能够持续充实我们的生活,而不仅止步于形态上的变化。有了智能设备如简单AI的助力,我们也许能更有效地抓住这个卫星通信新时代带来的机遇,为未来的通信方式转型做好准备。